北京市法学会系统多人荣登“北京社会好人榜”
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和树立社会领域好人好事先进典型,2015年年初,在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指导下,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在全市开展了“身边好人、社会好事”宣传教育活动。截至9月底,全市社区、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等社会领域共推荐“北京社会好人”优秀个人396名、群体218个。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表示,本次入选“好人榜”的候选人,有的是获选“北京榜样”“首都最美社工”“感动社区人物”的“名人熟脸”,有的是基层新涌现的“好人好事”,是被新挖掘出来的身边的普通好人好事。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介绍,按照“热心社会公益、热情帮助他人,事迹特别感人、群众广为称赞”的标准,市委社会工委对各单位推荐的优秀个人及群体组织了初评,共有150名优秀个人、150个优秀群体入围。在此基础上,经过近百名评委无记名评审,共评选出本年度“北京社会好人榜”上榜优秀个人107名、优秀群体105个。
2015年年底,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向社会公布了上榜的优秀个人和优秀群体名单和事迹。
5位个人、4个群体上榜
北京市法学会系统2015年度“北京社会好人榜”上榜个人是: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公益律师于帆,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黄乐平,潘南社区法律志愿服务队负责人杨庭椿,首师大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研究与服务中心主任席小华,北京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雪梅。
上榜群体是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法制进行时》热线服务群体和潘南社区法律志愿服务队。
公益律师于帆和她所在的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都入选了“北京社会好人榜”。从2009年1月加入致诚公益团队,她为农民工及贫困人员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并代理各类案件近500件,为受助人挽回近900万元,其中不少复杂疑难案件,当事人在于帆的努力下最终取得了合法权利。
致诚中心致力于中国农民工权益保护、推动律师参与农民工保护工作,促进劳动法学研究和法律政策的完善。在化解社会矛盾、开展实证研究、加大普法宣传、推动法律援助专业化等方面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多次得到党和政府的表彰。
律师黄乐平是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此次他的援助研究中心也上榜。2004年以来,黄乐平一直致力于劳动法律援助事业,自费创建了国内第一家专业性工伤维权网站,自费开通了国内第一条工伤维权热线,帮助困难群众超过200万人次。他和义联中心通过各种形式免费为13万多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法律援助案件6856件,受援农民工占85.1%,帮助受援群众获得赔偿金额超过1.9亿元。通过开展法律咨询与法律援助,黄乐平和义联处理平息了多起恶性事件,引导农民工矛盾合法化解决。
原北京一中院院长杨庭椿是潘南社区法律志愿服务队的负责人,他和他的服务队荣登“北京社会好人榜”。作为退休的资深法官,杨庭椿退休之后把经历投入到义务普法、社会服务中去。在他的带领下,13名法院离退休法官组成了志愿服务队,义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教育咨询服务。十多年来,他带领团队接待各类群众达8000余人次,为中小学开讲法律课堂80多次,开设各类普法讲座数百场,直接受益群众5万多人。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席小华率先倡导针对犯罪少年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从2009年至今,她带领自己的团队已经帮助了1800多名违法犯罪少年及他们的家庭,在实现犯罪预防的同时,实现了社会稳定和谐。她率先倡导社会工作者介入刑事诉讼程序中,针对犯罪少年开展专业服务,开创了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的北京模式,在全国具有创新和推广意义。
自2000年以来,北京法学会未成年人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张雪梅一直专职从事未成年人法律保护的实践与研究工作,通过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宣讲法律知识等方式,直接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服务。张雪梅曾经深入参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编制工作,持续参与《反家庭暴力法》立法活动,受委托完成“反家暴立法中未成年人特殊保护专章建议”“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完善”等十多项课题研究。
《法制进行时》热线服务群体是北京市法学会公益法学研究会实施的公益项目,是此次北京社会好人榜上榜的群体之一。作为《法治进行时》的免费法律咨询热线,开通 10年来,平均每月提供免费电话咨询25000多次,接待免费当面咨询1300多次,回复网上问题6000多条。在接听热线解答群众法律问题的过程中,接线律师还劝导犯罪嫌疑人主动投案,并做好思想工作。现在,《法制进行时》法律服务热线已经成为北京乃至全国最热的公益法律热线之一,咨询群众的满意率基本达到了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