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寻根之旅的感悟 ——井冈山学习心得体会

  • 来源:
  • 发布日期:2018年07月03日
  • 【字体:

  伴随着连绵不绝的梅雨、青翠欲滴的毛竹,为期五天的井冈之行,我们循着毛泽东等革命先辈的足迹,走进八角楼、走上黄洋界、走入小井红军医院,仰望伟人故居、烈士陵园缅怀致敬先辈英烈,与革命红军后代面对面交流,回首那段血雨腥风、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重温革命先辈为国家、为民族大公忘私的博大胸怀和伟大初心,感受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国革命从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的必然。对我而言,五天的井冈之行是寻根之旅、是补钙之行、是对自身党性的锤炼。

  井冈山之行是信仰和信念的筑基之行。来到井冈山之前,对于井冈山的概念停留在历史课本上“中国革命的摇篮”、“第一块革命根据地”等粗浅的认识上。此次井冈山之行让我认识到毛泽东同志来到井冈山,不是仓皇而来、不是为占山为王而来,而是带着他对中国革命深深的思考和探索,实践“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争取”崭新道路而来,在“敌人围困万千重”的残酷斗争环境中,做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著名论断,这背后,是革命伟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更是他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此次井冈山之行,让我更加深刻感受到共产党人的信念和信仰所迸发出的巨大力量,它支撑着我们党能够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历经八年抗战的残酷、历经三年解放战争的摧枯拉朽、历经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历经改革开放的奋斗,支撑我们党历久弥新、披荆斩棘,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一名政法工作者,以此次井冈之行为契机,反躬自省,查漏补缺,紧扣司法体制改革实践,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把好忠诚履职之舵。

  井冈山之行是责任和担当的固本之行。第一次国内革命失败后,革命悲观主义盛行,在革命为难时刻,毛泽东分析了地区强我弱的形势,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对于处于低潮的中国革命,无疑是一剂“强心针”;面对一次次的挫折与失败、面对残酷的革命斗争环境,革命先烈们在艰苦卓绝的岁月中,矢志不渝、前赴后继,在经历惨烈悲壮的破坏与失败后,仍然孜孜不倦地探寻中国解之路。这一切靠的是革命先烈的责任与担当,他们以人民解放、国家独立、国家富强为己任,为国家担当、为人民担当,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如今我们的工作环境已今非昔比,虽然不需要用身躯去换回和平,但是责任和担当一如既往,能吃苦、敢吃苦、不怕吃苦,能战斗、敢战斗、善于战斗的井冈山精神依然是我们克服困难、战胜逆境、夺取胜利的法宝,工作中,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攻坚克难的勇气、昂扬奋进的锐气,精心谋事、潜心干事。

  井冈山之行是规矩和纪律的补钙之行。“人民部队革命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一首《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最早就源于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时期提出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歌词,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要求过于直白、过于简单,但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却是最铿锵有力的政治宣言,革命先辈们在井冈山,点灯油都要规定到点几根,毛泽东同志按规定可以用三根,但是他本人坚持只有一根,这其中不仅是领导干部本人艰苦朴素的精神,更体现了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带头遵守纪律,井冈山红军就是靠它团结了自己、争取了群众、克服了困难、战胜了敌人,军民鱼水情也就是在人民军队严守纪律、服务人民的实践中积累和升华的。毛主席曾经说过“军民团结如一人,试问天下谁能敌”,这靠的是为民的情怀、无私风险,更是严明的纪律。此次井冈之行,我再次感受到了严明的纪律和规矩所散发出的强大战斗力和凝聚力,当前,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强化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是每名党员的必修课,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学习、久久为攻的践行。

  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井冈山的学习教育只有短短的五天,但是“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共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不断加强自我教育、自我党性锤炼,在本职工作上忠诚履职、不断精进。

  (北京市监狱管理局  刘德红)

分享到: